648 大仓和英子的儿时之梦(1 / 2)

那年1981 公子尚德 1334 字 2023-02-20

不过程院长又想,自己的心酸,可能有点矫情了。 社会发展到现在,很多陈旧的思想观念都已经作为封建糟粕被否定了。 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先进,那些限制人的陈规陋俗已经越来越少。 现在人讲究的是喜事新办。 所以,程院长感觉自己作为英子的娘家人,已经能够代表一切了。 而且就自己这身份,也完全能当得起“娘家人”这个角色。 最关键的是,对于英子来说,经历过千难万难,冲破重重险阻,现在终于能够跟大哥天长地久不分离。 应该完全可以满足了。 其他的都是浮云,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想通了这一切,程院长也就释然了。 喜极而泣过后,她又擦干眼泪,在电话里跟闺女欢快地谈了很多高兴的事。 这才恋恋不舍地挂了电话。 以英子的冰雪聪颖,她焉能感觉不到小姨心理的变化! 娘俩虽然谁都没把那个话题展开,但是英子在跟小姨的交谈中,也是话里话外对小姨的心事进行了抚慰。 表示自己只要能跟大哥在一起,就拥有了全世界,其他什么都不缺了。 她这也不仅仅是为了抚慰小姨才这样说的,而是发自内心是这样想的。 现在家里人在酒桌上欢快地讨论着婚礼细节,其中就有关于英子在哪里发嫁的问题。 因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英子是没有娘家的。 不可能像正常的婚娶那样,女方从自己娘家发嫁。 当然,按照旧习俗,也就是童养媳的那个旧习俗来办的话,那就好办多了。 因为童养媳是不需要从娘家发嫁的。 只要婆家人办一个给儿子和媳妇圆房的仪式就行了。 一般情况下,这个仪式相对简单。 比正常结婚的婚礼简单多了。 怪不得当今社会把“童养媳”和“换亲”这两种习俗,确定为迫害妇女,违背妇女意志的封建陋俗。 是不是违背妇女意志且不说,单单从给童养媳圆房这个简单仪式上,就能看出对童养媳的轻视。 当然,在今晚这个酒桌上,任何人不会提“童养媳”那个字眼。 大仓娘也早就不那么想了。 而且大仓娘心疼闺女还疼不过来呢,怎么可能故意让婚礼仪式简单,显出对闺女的轻视来了。 她只想把婚礼办得比老二更排场,更热闹,得到更多亲戚朋友的祝福,以显出自己闺女的尊贵来。 只不过英子从哪里发嫁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困扰人啊! 现在能确定的一点是,绝对不会在这个家里,让英子从这间屋走到那间屋,就算过门了。 英子是必须要找个地方,从另一个地方被娶到这个家里来。 再说英子也不会“从这间屋走到那间屋”。 因为她的新房,就是原来她的闺房。 大家已经一致决定,把英子的闺房重新收拾一下,装饰成新房。 这样说起来,是大仓从他们兄弟几个单身青年的炕上,直接挪到英子的炕上了。 至于新房怎么收拾? 现在已经开始流行滚涂料,大家初步的设想就是把房间里边重新滚一遍涂料。 然后买上全套最新流行的家具。 最后再弄些拉花什么的装饰一番。 但是大仓和英子商量,不愿意墙上重新滚涂料。 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互动。 而是决定墙上糊报纸,天棚上糊花纸,然后再买上全套结婚的家具。 这个设想让家里人很是意外。 因为墙上糊报纸,天棚糊花纸这种做法,是以前的时候,那些土坯房的内墙才这样做。 毕竟以前的时候没有涂料什么的,屋里的土墙又不能裸露着,于是只能用报纸糊起来。 而且以前土坯房的顶棚,也不是像现在砖瓦房这样的石灰抹光的顶棚。 而是用高粱秸捆扎出骨架,然后再用报纸糊起来的。 到了家里有结婚的,就把顶棚上的报纸上再糊一层大花的花纸。 这样看起来很喜庆。 大仓和英子小时候去看人家结婚,新房里都是这样的布置,墙上新糊了报纸,顶棚糊着花纸。 家具是新打的桌子和箱柜,炕上铺着大红的被褥。 在俩人的心目中,那才是结婚的真正的新房的样子。 所以他俩就一致决定,虽然咱这是新房子,但是新房里面的布置,就按照以前传统的土坯房的样子来做。 其实说白了,他俩就是在圆梦。 因为小时候去看人家结婚,看到新郎,新娘子,看到人家新房的布置。 小孩子懵懵懂懂的心里,也会有样学样,有羡慕的成分。 会憧憬着等自己长大了,也会像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在这么有喜庆味道的房间里结婚! 现在他俩长大了,也好容易走到一起了,那么,就让小时候的美梦成真吧! 既然他俩都决定新房里这么布置,家里人肯定是没意见。 要是他俩决定把新房的墙上和天棚贴满黄金,家里人可能没法满足他们。 但是就是墙上糊糊报纸,顶棚糊花纸,这个是完全能够有条件打发这俩孩子满意的。 这一点确定了,最困扰的还是英子发嫁的问题。 当然,英子已经把小姨看做亲妈一样的存在。 而程院长也会作为她的娘家人赶过来。 如果英子从小姨家里发嫁,倒也有些合情合理。 可是沪海离着咱这里一千公里呢! 路上总得跑将近二十个小时。 即使是天不亮就从沪海出发,等到了咱这里,也得下半夜了。 明显不具备可操作性。 那就只能在本地,就近找个地方发嫁了。 要是在亲戚朋友当中,随便找一家人,让英子从那里发嫁,这个又总感觉有些不合适。 后来还是虼蚤奶奶提出:“要不然这样,让英子从秉义那里发嫁? 秉义是她二叔,也算她的娘家人。 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