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李兵的意义(1 / 2)

“好了好了,科学没有优劣之分。”

“你们怎么能这么诋毁材料学呢。”

“大家都是在为华夏的发展做贡献嘛。”

陈教授看差不多了,不由得站出来打圆场,笑呵呵地让自己团队的几个研究人员不要再继续说下去了。

然后看向安教授。

“老安,别生气,他们刚刚都是无心之言,你不要往心里去。”

“等你走了之后,我会好好地说教说教他们。”

“让他们有一个正确的科研工作态度。”

......

陈教授笑呵呵地开口,拍了拍安教授的肩膀。

至于什么教训不教训的,那等安教授走了之后,他怎么可能知道。

陈教授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

甚至在心里默默地给自己这几个老伙计点了个赞,干得漂亮,这老家伙竟然敢当着他的面来挖墙脚。

要不是顾及老家伙的面子,他都打算说两句了。

“哼,你们这是在阻碍华夏材料学的进步。”

安教授等了自己这个老朋友一眼,他哪里不知道自己这老朋友心里的想法。

肯定和这几人是一样的看法。

“老陈,你不知道这位小兄弟多优秀,假以时日必定能扛起我华夏材料学的大旗。”

“你也知道咱们华夏的材料学一直是我们比较薄弱的环节,如果这位小同志能够转来研究材料。”

“我相信我们华夏的材料学不出十年,绝对会突飞猛进!”

安教授脸色十分严肃看向自己的这个老朋友,他知道自己这个老朋友肯定不舍得放李兵离开。

但是为了华夏材料学的未来,他也还是要试一试。

“老安,我当然知道李兵多么优秀。”

陈教授摆摆手,他怎么可能不知道李兵有多么优秀,他恐怕是第一个发现李兵天赋的人。

“我也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恕我直言,李兵不应该去转身投入材料学的研究。”

“你不清楚他在核聚变领域究竟有多么厉害,我这么和你说,不用十年,他现在对于核聚变理论的研究便已经超越了我许多。”

“你说李兵不出十年,肯定能带领华夏站在材料研究的前沿。”

“那我现在告诉你,李兵如今便已经能够使我国核动力水平提升一个档次,让我国在核动能领域技术赶超漂亮国。”

......

陈教授脸色忽然也变得严肃起来,在他看来李兵就是天生研究核动能的人才,虽然以他的智商即便转身研究其他领域,也能获得不小成就。

但是肯定没有在核动能领域的成就大。

陈教授不可能看着李兵这么一个华夏崛起的契机,被埋没。

就算李兵自己不想要研究核动能领域,他也要求着李兵继续研究。

......

安教授听到自己老朋友这话,不由得脸色一变,难以置信地看了看自己的老友,又看了看坐在首位的年轻青年。

这...不可能吧。

自己这位老朋友可是华夏最杰出的核动能领域的专家。

在世界上都排得上名号。

他竟然说自己在核聚变领域的研究不如李兵?不如这个看上去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这有点太过了吧。

他承认李兵十分的天才,甚至可以说是天才中的天才,毕竟能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完全搞懂常温超导材料的研究,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出来。

但是即便李兵再天才,就算他从娘胎里开始学习核动能,相比于陈教授研究了大半辈子,五六十载,也是小巫见大巫。

完全不够看。

说他现在的水平就完全超过了自己的这位老朋友,是不是有些言过其实了?

安教授的目光带着些许怀疑。

只是看到自己老朋友认真的脸色,安教授又有些动摇。

自己这老朋友虽然平日里看着不怎么靠谱,但是在科研工作这一块从来不会开玩笑。

更不可能平白无故拿自己的荣誉去成就年轻人。

他既然亲口想自己承认...那...不会这个年轻人在核动能领域的研究真的已经超过了他吧?

这个想法在安教授脑海中一闪而过,不过又很快被他否定。

没可能,完全没有可能。

能让自己这个老友都自愧不如地研究,恐怕只有可控核聚变研究了。

但是可控核聚变是学术界公认的本世纪无法解决的几个难题之一,与研发常温超导材料的难度相差不大,甚至可以说比研发常温超导材料还要困难。

就算是眼前这个年轻人真的能研发出常温超导材料,也不可能解决可控核聚变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