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5 章 第一百五十五课(2 / 3)

的,这也多半代表着现代的大多数人对于这些事的看法。

事实上就是,在千百年后的“现代”,连青少年们都知道的事,就是“清朝确实要背大锅,但是明朝也跑不了”、“华夏的没落是从明代开始的”。

如此种种,听在老朱家的皇帝臣子们耳朵里,不可谓不扎心。

尤其是还有个被他们认定为残暴恶人了几千年、偏偏到了现代,却成为了字里行间总要拿出来提一嘴、且这个“提起”还几乎没有任何贬低辱骂反而推崇意味十足的“暴君”嬴政作对比。

朱棣在沉思。

大的小的朱棣都在沉思。

——对于李晓诗、以及后来的小胖老板双马

() 尾这些学生们说的内容。

为什么大明会衰落?

政策到底是哪里的问题?

他只是有点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去调整,

但并没有因为这些话而感到生气:这样犀利尖锐的言辞对大明来说未必不好啊。

能被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

才能最有效的改正。

不信去问赵匡胤,看看他摸索多久才想出要给宋朝改新政策的?或者问问他现在想好了没有宋朝的新政策要往哪边走?

大明就容易多了,哪怕是那种笨比来做皇帝、脑子里空空如也的,现在也该知道一味海禁不是长久之计,给官员薪俸太少也不好,还有这个、坚决不能让葡萄牙人在澳门再整什么幺蛾子了,是不是?

“澳门的事历历在目,以史为鉴,才能让当今的我们走得更长远,更久。我华夏疆土,永远不能分割。”双马尾做了个总结。

说完后,她鞠了个躬,这才把麦克风还给了钱子轩,下台子回到原先的位置,掌声雷动。

李晓诗也衷心地鼓了鼓掌,并贴心地给她的观众们又做了个小结:“澳门被葡萄牙殖民者入侵的事情也更告诉了我们,眼界和目光的重要性,不能拘泥于眼前的丁点利益,无视了国家和民族长久的利益。鼠目寸光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远不是当前能看到的那一丁点。”

“希望统治者认识到这一点,在管理上多多加以预防吧。明朝这个时期……海外的变化真的是天翻地覆。”

她叹息的声音逐渐变小,因为下一个话题已经开启下一位同学已经登台。

台上站着的果然还是李晓诗他们班的同学,毕竟有事先准备,那对于主持人给出的关键词反应能力当然是不同的——不过其他班级的也没有走,不知道是被刚刚双马尾说起澳门话题时候台下整体同仇敌忾的氛围感染,还是觉得这样这样形式的讲历史比课堂上要有意思,反正大家屁股坐得还挺稳。

现在台上站着的,赫然是跟李晓诗同来又同住的那位短发女生。

短发女生登台,她先是看了一眼李晓诗的方向,见到李晓诗一直在看她,并对她点了点头后,才轻轻呼出一口气,目光逐渐变得坚定:“关键词是明朝的奇葩皇帝,那我就说几个我知道的吧。”

朱元璋嚯地一凛,顿时警觉了起来:什么奇葩皇帝?难道又是想骂他的?

却听短发女生的声音缓缓道来:“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总共有十几位皇帝,但是这十几位皇帝里,出奇葩的比例却是封建王朝里最多的一个朝代。明朝也成为了生产奇葩的朝代。”

大厅里许多学生哄笑了起来。

是啊,多多少少都知道一点,因为课本上都也会讲到一点点,虽然不是在正文里的,什么豹房啊木匠皇帝啊明武宗啊明熹宗啊,真说起来,明朝还真是奇葩多。

曾经在“宋朝出奇葩”的时候笑得猖狂无比最大声的朱元璋:……

什么玩意儿。

合着不是骂他来的啊?

……不是,他之后

还有很多奇葩后代?

比什么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加起来还多的??

短发女生清清嗓子,

说话依旧是一点也不急:“按照年代来说的话,

那明仁宗朱高炽,应该算是明朝第一个比较有‘奇葩’色彩的皇帝了吧。”

永乐帝朱棣:?

朱瞻基看脸色功夫十分到家,连忙替自己老爹找补:“您别气坏了身子,不若先听……”

“下面一个应该就是明宣宗朱瞻基了。”短发女生道。

朱瞻基:……

好嘛,话说不下去了。

盯着自家皇爷爷审视的目光,朱瞻基压力巨大。这还说什么啊,再说就把仇恨全拉到自己身上了。

短发女生这才慢吞吞解说:“为什么把这两位放在一起说呢……因为他们是父子啊。明仁宗明宣宗,这两位其实在政治上还算可以的,毕竟明成祖朱棣很能干,身为朱棣的好圣孙,朱瞻基也很不错,和他的父亲还一起开创了仁宣之治。可为什么在‘奇葩皇帝’里呢?”

朱高炽/朱瞻基:……你倒是说啊!

再不说他们就被他们的好爹好祖父给用眼神给揍了。

“据说朱高炽很胖,朱棣在位的时候还好一点,等朱棣去世,他继位后,就更无节制了,在吃上从来不知道节制,所以在位短短十个月,就去世了,估计是跟他吃得太多离不开关系。”短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