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围点打援!(2 / 2)

军吃掉的,大家都是生死弟兄,不能见死不救。

另一部分头目认为:从战局形势来看,官军已经设下了重重陷阱,继续派人出城救援的话,非但救不出前面的两支人马,反而会让第三支人马落入官军的包围之中。

如果人马全都消耗光了,府谷城也就守不住了,那时候,大家全都得完蛋,不如停止救援,保住剩下的兵马,继续坚守府谷城,如此才有一线生机!

在救与不救的问题上,大小头目们吵的很激烈,而最终的决定权,在大首领—王嘉胤的手中!

问题是,王嘉胤也很为难,因为两种意见各有各的道理,实在难以抉择,可是事态紧急万分,自己必须尽快做出抉择才行,到底如何是好呢?

“来人啊,速速点齐人马,出城救援被围的弟兄们!”

“诺!”

……

思索一番之后,王嘉胤使劲儿跺了几下脚,最终下达了出城救援的命令!

很快的,一支八千人的队伍集结好了,而后挥舞兵刃、高声呐喊着冲出了府谷城的城门……不过嘛,这支人马并没有前往正在激战的城南大营,反而以最快速度冲向了平静无事的城北大营!

为何不去城南大营,反而去了城北大营呢?

很简单,官军们在城南设下了重重埋伏,如果冲向城南大营的话,非但救不出之前的两支人马,第三支人马也会陷入包围中的,这种傻事是不能做的。

可是冲击城北大营,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要知道,官军在城南大营设下了重重埋伏,肯定使用了大量的兵力,如此一来,东、北、西三面的兵力就非常薄弱了。

这时候,派出一支人马猛攻城北大营,营中的官军们抵挡不住,只能向城南大营的官军求援,后者不能见死不救,肯定会分出相当一部分兵力前去救援。

如此一来,城南大营的官军兵力大为减弱,被围困的两支人马就有望突围出来了……这就是王嘉胤想出来的计策——围魏救赵!

能想出这样的计策,足以证明王嘉胤头脑聪明,难怪能坐上流寇大首领的位置!

不过嘛,有句古话说得好: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

王嘉胤固然聪明,可是与狡猾如狐秦锋比起来,那就大大的不如了。

早在开战之前,秦锋就找过老将军—尤世威,二人进行了多次的图上推演,将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应对办法,全都仔细推演了一遍……其中就包括流寇一方使用‘围魏救赵’之计,前去进攻兵力空虚的城北大营。

如今情况真的发生了,怎么办?

简单,按照之前设定好的办法就行了!

“传令下去,停止围攻流寇,各部人马重新整队,随老夫前去救援城北大营!”

“诺!”

“呜!——呜呜!”

老将军—尤世威一声令下,身旁的亲兵们吹响了牛角号,声音嘹亮、响彻夜空!

听到号角之后,正在围剿流寇的官军们立刻停止了厮杀,而后聚集起来、重新整队,向着城北大营开去……

“官军撤走了,太好了,弟兄们,继续进攻,将二首领他们救出来——冲呀!”

……

“弟兄们,援兵来了,咱们有救了,一鼓作气冲出去呀!”

尤世威带领官兵们撤走之后,脱困的流寇们大喜过望,而后挥舞兵刃、大喊大叫着向天威军的防线猛冲过来。

与此同时,包围圈内的王自用也精神起来了,将剩余的手下人全部集中起来,再次发起了冲锋……试图与援军汇合,而后逃回城内。

凭心而论,以秦锋的指挥能力和天威军的强横战斗力,完全可以阻止两支流寇汇合,甚至是将其各个击破。

可是秦锋没那样做,反而命令手下士兵们,故意放开了一条口子,任由两支流寇汇合在一起。

接下来,汇合在一起的流寇们,迅速向府谷城方向撤退,秦锋带领人马佯追了一阵,而后目视流寇们顺利的退回了城内。

与此同时,眼看围魏救赵之计已城,前去进攻城北大营的八千流寇在付出一定伤亡代价之后,也退回了府谷城内!

……

佛晓时分,战斗彻底结束了。

事后统计,一夜激战下来,攻击斩杀流寇二千八百二十二人、生擒六千四百四十八人,还缴获了大量的马匹、盔甲、兵器……而官军方面的伤亡则是微乎其微!

这一仗,可谓是大获全胜,不仅歼灭了大量的流寇,更振奋了官兵们的士气,得到了不少战利品,美中不足的是,没有全歼出城的流寇,让其退回了城内。

有人肯定问了,秦锋明明有能力全歼出城的流寇,生擒或者斩杀二首领—王自用,为何放其离去了呢?

很简单,这是继引蛇出洞、围点打援之后,秦锋实施的又一条计策——浑水摸鱼!